X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教
今日热点

  • 生态内蒙古 鄂尔多斯全民联动多模式守护绿水青山

  •  发布时间:2021-09-04 18:14:27   来源:华夏蒙商网 
  •   森林、草原、湿地、湖泊、沙漠等是内蒙古的多种自然形态,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有极其丰富的综合性生物多样性系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全国划定的32个内陆陆地及水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中,涉及内蒙古的有大兴安岭、呼伦贝尔、松嫩平原、锡林郭勒草原、西鄂尔多斯—贺兰山—阴山等5个优先区域,拥有野生维管植物144科、737属、2619种,分别占全国维管植物科的47.5%、属的22.9%和种的8.2%。近年来,内蒙古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高。

    7878.jpg

             据介绍,鄂尔多斯市是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和现代煤化工基地,也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全市辖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共设置17个工业园区,其中煤矿、化工、钢铁等企业共计1000余家,监管对象点多面广。鄂尔多斯市本着“科学划定、切实落地。坚守底线,严格管控。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原则,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划定了包括自然保护区、沿黄湿地区、库布其沙漠生态脆弱区、森林公园、公益林等为主体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超过四份之一的国土面积纳入了生态保护红线。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及旗区分局不定期对保护区进行监督巡察,由于鄂尔多斯市国土面积大,人员相对短缺,往往不能及时发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面对生态保护监管的严峻形势,为了提高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的及时有效监控,通过安装4台高空云台高清摄像机、网络远程实现图像监控,及时掌握各类生态环境破坏,甄别人类活动,节约执法人力资源和执法成本,提高现场检查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截止目前,该局指挥中心视频监管平台共发现环境问题2483个,其中提醒后整改1239个,警告后整改649个,立案查处595个,共下达行政处罚2390.945万元。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棋盘井工业园区,负责处置园区废水和废渣的内蒙古西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累计投资5.6亿元,建成三个水处理车间(前处理车间、高盐水车间、煤矿疏干水车间)和两个固废填埋场(布尔嘎斯太塔拉贮灰场和鄂托克旗矿友灰渣填埋场),其中,前处理车间设计处理工业污水处理能力为4万吨/天,采用的处理核心技术为反渗透膜技术, 采用高密度沉淀池去除硬度+臭氧双氧水联合氧化法去除 COD+纤维束过滤器膜前预处理等组合技术,处理后80%的水回用至电厂、冶金、化工循环水再利用,剩余20%的高含盐水进入高盐水车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独特的多级多元化三单元七模块集成创新工艺,将产生的浓盐水通过MVR蒸发结晶系统进行蒸发结晶,产生氯化钠纯度>98%,硫酸钠纯度≥96%,达到零排放。煤矿疏干水设计能力6400吨/天,处理工艺为混凝+气浮+一体化净水器+多介质过滤+反渗透,主要处理煤矿井下涌水,处理后水符合农田灌溉标准,夏季用于园林绿化,冬季作为电厂生产用水。

    微信图片_20210904181044_看图王.jpg

      “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和乌海市,总面积460024公顷, 其中:鄂托克旗境内面积449092公顷(其中核心区13696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98%,占鄂托克旗总面积21.3%。保护区现有野生植物335种,其中古老残遗濒危植物72种(在全球干旱荒漠地区中极为罕见),被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的有四合木、半日花、沙冬青、蒙古扁桃、绵刺、革苞菊、内蒙古野丁香7种。另外,查明发现脊椎动物159种、昆虫约145种与较多的古生物化石。”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于智忠介绍说。

      随着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很多人自觉加入到了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志愿行动中。横亘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镇北部的阿尔巴斯山,当地69岁的蒙古族老人阿日并一家也在用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默默的在保护岩羊行列坚守11载。

    微信图片_20210904175724.jpg

      阿日并说,他与岩羊结缘,源于2010年的一次偶遇。爱好摄影的他在阿尔巴斯山的深谷中发现了作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岩羊踪迹,便开始追踪拍摄。经过一段时间观察,阿日并发现,由于缺水,母羊在哺乳期奶水很少,小羊羔总是吃不饱,于是便萌生了给岩羊送水的想法。从此以后,他成为了一名“岩羊送水工”。阿日并在山沟里找到了一处小石坑,适合存水。但由于阿尔巴斯山岩壁陡峭,十分险峻。阿日并老人每次送水只能骑着摩托车,经过近1个小时的颠簸,才能将40多斤的水送到离家15公里之外、海拔1700多米的山顶上。

      然而,山路崎岖坎坷,阿日并的送水之路并不平坦。“不光危险,每次辛辛苦苦运来的水都会洒出去很多。”阿日并说,后来他买了几百米长的管子,把管子从山顶一直拉到石坑中。他每天只需要把水拉到山顶,用管子将水直接送到石坑里。这样的程序,阿日并隔天就要进行一次,已持续了11年,每次都险象环生,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是想让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岩羊喝饱水。这种举动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岩羊爸爸”。

    微信图片_20210904175737.jpg

      阿日并说,11年来,他亲眼见证了岩羊从几只到上百只的变化。“岩羊胆小,以前拍它们只能远远地躲在山洞里,现在它们根本不怕我,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体现吧。”

      如今,当地相关部门斥资百万余元,在阿尔巴斯山下打了一眼约600米深的机井,同时新建了几个蓄水池,供岩羊饮水。

      “这些动物在同一区域内活动,反映出该区域内食物链正在逐渐形成,这十分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原院长盖志毅看来,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但可使生态环境保持平衡,保证生物种群的持续发展,而且通过对野生动植物的研究,合理地利用生物资源,可以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要。”

    7879.jpg

      截止2020年底,内蒙古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82个,总面积1267.04万公顷,占内蒙古国土面积的10.71%。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9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0个;以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有43个,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有64个,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有17个,以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有33个。锡林郭勒、赛罕乌拉、呼伦湖、汗马等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44444.jpg

      事实上,内蒙古近年来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高。特别是2021年6月30日实施的《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今后15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九项重点任务。其中,《规划》遵循生态保护和修复内在机理和规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将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统一的生态系统进行总体布局。根据《规划》,到2035年,内蒙古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区域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和自我调节,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建成。(图片由阿日并  韩敏提供)

    编辑:乌日娜

X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蒙)2015144号 投稿信箱:houbing888@126.com 联系电话:1733811566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蒙B2-20150029 网信备201400003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蒙)20160001号

 微信图片_20220428103330.png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024号 承办单位:蒙商传媒        技术支持:微邦网络